沧州密网百科

沧县捷地御碑苑


  捷地御碑苑位于沧州市沧县捷地乡西南部,是一处水利建设与水文化融合的景点。其中包括“三廊、三园、两河、两闸和两碑”,三廊即:京杭运河碑廊、历史长廊和大运河捷地碑廊;三园即:宪示碑园、垂钓园和万花园;两河即:大运河、捷地减河;两闸即捷地分洪闸、捷地新建闸;两碑即:乾隆碑和宪示碑。

  京杭大运河碑廊、历史长廊是以大运河为主线,从历史、人文、传说各个角度演绎大运河、南运河、捷地减河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沿长廊而行,仿佛在历史长河中穿行,在字与画间领略运河的变迁,体验着“人与水和谐相处”的情感。大运河捷地碑廊则收集了乾隆有关水文化的诗词、书画和对联。

  宪示碑园内有宪示碑亭,于清同治十一年端立园中,上面记载着当时捷地减河管理的相关规定,是研究中国河务管理的重要资料。令人称奇的是,宪示碑的背面碑文是年代稍晚的包公祠八条条规,两篇互不相干的碑文在同一块石碑上出现,较为罕见。碑亭东北角有一棵高20余米的垂柳郁郁葱葱,据说是乾隆帝在此休息时,顺手将柳枝插入土中而成,这经历了风雨的垂柳更显捷地古韵悠长。垂钓园位于分洪闸的上游,万花园将建成一个集各种名贵花卉为一体的花园。

  捷地以古运河和捷地分洪闸这一古老的文物而文明遐迩。

  据《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四年(608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永济渠(宋称御河,清称南运河)长约1000公里,运渠自内黄以下,经临清、德州进入河北,利用平虏渠旧道,向北达天津。永济渠开挖规模很大,水面宽10余丈,全河可通航。永济渠的通航对我国南北水运和海河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据《沧县志》记载,明弘治三年(1490年)开挖捷地减河时,即于减河上口建桥设闸。嘉靖十年(1531年),巡按直隶御史詹宽建议修复决堤(今捷地)、兴济二闸,以石干砌之,时其蓄泄,以杀水势(明《世宗实录》)。嘉靖十三年(1534年)詹宽建议被明朝廷议准,在捷地建成减水闸一座,以泄南运河涨溢之水。清雍正四年(1726年)挑通减河,设五孔闸,总宽八丈。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改闸为坝,撤去五孔闸板,并拆去四堵金刚墙(闸墩),龙骨石(闸底板)未动,面宽八丈。后来龙骨石落下了三尺五寸,坝口太低,运河水至四分即行过坝,南运河洪水大量分入减河,造成减河年年漫溢,给两岸人民带来严重灾难。清宣统三年(1911年)将坝改成溢流堰,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华北水利委员会将溢流堰改成八孔闸,沿用至今。

  在捷地闸上有一排有些笨重的机器,据工作人员说这些齿条式起闭机1933年就在这里了,是正宗的德国造,就是在德国也已经成文物了。

  闸所的墙头外面,是一户普通农家,紧挨着小院的地方矗立着一通石碑,它就是乾隆碑。此碑三米多高,为汉白玉石碑,是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此下船看分水河闸修立的。此碑分为碑座、碑身、碑帽有四条龙盘绕而成,正反两面均为二龙戏珠,其龙精雕细镂,刀法细致,甚为壮观。传说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路过此地时睡眠正醒,问手下大臣刘墉这是什么地方?刘墉不敢说这是捷地,惟恐触犯龙颜,他改口说:“这是醒龙镇”。为此乾隆下船为此提词,当时捷地曾一度叫“醒龙镇”,但终未叫响。

  历史文物的存在,加上闸所“人造景观”的精心设计,把捷地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相融合,打造出了捷地闸所的“御碑苑”景点,实现了人与环境的真正和谐。

  市内乘捷地公交车即到。

捷地御碑苑拍摄时间:未知

捷地御碑苑拍摄时间:未知

捷地御碑苑拍摄时间:未知

<< 沧县捷地御碑苑所有图片 >>

收录时间:2016年01月19日 编辑:威虎 地区:沧县 捷地村

关注度:458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