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密网百科

张隐韬

张隐韬,原名张宝驹,1920年生于南皮县唐家务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其父给地主当长工,终年劳累,饥病交加,在张隐韬降生前就离开了人间。母亲为生活所迫,到天津给人家当佣人,小隐韬便寄居在外祖母家。

1918年,高小毕业后的张隐韬去天津寻找他的母亲并谋得了一个警察的差事。个人和家庭的艰难经历,社会的黑暗,,使年轻的张隐韬在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并萌生了救百姓于水火的远大理想,他将自己的名字“宝驹”改为“隐韬”。1919年“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大学主办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该会公开接纳全国各地倾心十月革命道路的人,张隐韬成为在天津的通讯成员,开始了对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在革命领导的引导下,张隐韬积极投身工人运动。

1922年春天,张隐韬结识了中共北京区委组织书记负责人罗章龙。经他介绍,北京区委批准,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特派员。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北方十余个城市的工运,任务十分繁重。张宇共产党员何孟雄等人受书记委派奔波于张家口、长辛店和京津唐等地,反战党的力量,组织工人罢工。与此同死,北京区委组织部设立了军事运动工作小组,后来发展为军事委员会,张潜心研究军事,并主张以《步兵操典》为教材,训练工人纠察队,保护工人斗争。

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北京区委、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决定发动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张负责纠察队罢工前的训练和罢工的训练和罢工期间的组织指挥。罢工于10月25日开始,历时25天,斗争终于胜利。伺候,张还参与领导了1922年12月正太铁路工人大罢工和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罢工斗争中,张置个人的生死于不顾,始终站在了罢工斗争的前列,为去的罢工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23年冬天,经中共北京区委提名,张隐韬考入广州黄埔军校,为该校的第一批学员。1925年3月,张毕业离校。党中央直接派遣他到驻河南的国民二军开展兵运工作,与中共天津地方委员会派去的刘格平同在比较进步的国民二军二师四旅任职,张任该旅副旅长,刘格平为上尉副官。他们在四旅发展了党员,并建立了支部。

1925年秋天,国民一军、三军和二军一部联合攻打盘踞在天津的奉军李景林部。四旅党支部及时开会,并请示了当时郑州的地下党组织,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机会,派刘格平进津组织工人武装,涨到泽南组织农民武装,然后,会师津南,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们的这一行动得到了四旅旅长史可轩的支持,并给张一部分人和一部分枪支。当年10月底,他偕同国民二军的参议陈秀福(国民党员,今盐山县后陈村人)乘火车离开新乡到石家庄藁城,集结四五十人、三四十条枪支,组成一支小部队,打着国民二军的旗号,途径晋县、深县、武强等县,行军一个半月。等部队到达泊头镇时,这支小队伍已发展成四五百人的大队伍。鱼市,在泊头他们宣布成立津南农民自卫军,张任司令,陈秀福任副司令。

12月初,自卫军开进南皮县城,收缴了守城警察和地方民团的枪支。城内驻有山东奉军张宗昌的守军一个营,闻讯弃城南逃。自卫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名声大振,青年人踊跃报名参军,队伍很快发展到1200多人。编成三个大队和一个50人的手枪骑兵队,留守于庆云县城,主要活动在盐山、沧县、南皮、乐陵、青云五县的边界地带。与此同时,自卫军向全国发出了《津南农民卫军宣言》。《宣言》发出后,轰动了国民军。国民二军司令、河南督办岳维峻和国民三军司令分别下令通缉张隐韬并派兵围剿。在此紧要关头,张一面急电在天津的刘格平来津南共商对策,一面又亲赴天津找党组织,并同已驻天津的史可轩商定,将自卫军拉倒四旅驻地杨柳青的徐全忠、任警哉(共产党员)处合编,以便保存这批革命武装力量。张回到旧县镇后,让刘格平担任自卫军参谋长,以其分析了姓氏,决定由他亲率一大队和骑兵队为先遣队,拟经南皮县城东折向东北,准备到砖河车站上车,部队行至北徐庄附近,突然遭到敌人的截击,经过激战终因力量相差悬殊而被敌人冲散,张不幸被俘。1926年2月5日,张隐韬英勇就义,年仅24岁。

收录时间:2016年06月01日 编辑:华亭 地区:南皮县 潞灌乡

关注度:4590

最近更新